工商時報 2007.09.04
國際勞工組織:中港台韓生產力 10年增一倍
李鐏龍/綜合外電報導
國際勞工組織(ILO)周一發表名為「勞力市場關鍵指標」的報告,內容顯示:美國主要受惠於資訊及通訊科技革命,生產力高居世界第一;東亞國家則急起直追,生產力十年來成長一倍,成長速度勇冠全球。不過ILO祕書長索馬維亞(Juan Somavia)警告,生產力高、低國家之間的落差更見加劇,使財富鴻溝也進一步擴大,值得高度關切。
美生產力 仍居世界第一
這分報告指出,關於亞洲,生產力成長因區域不同而極為懸殊。如在一九九六到二○○六這十年間,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生產力成長遲滯,平均每年僅一.六%,但東亞的生產力同期間則成長一倍,速度比全球任何其他國家還快。
這份報告共評鑑全球一百二十五個國家,其中含蓋十一個東南亞國家當中的八個(柬埔寨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緬甸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泰國和越南),東亞部分則包括中國、香港、南韓及台灣等四國。生產力是以一國的GDP除以其就業人口數而得出。
按報告統計,東南亞地區每名工作者二○○六年的產值是九四一九美元,較二○○五年成長三.五%,但較十年前的八○六八美元,則僅微幅增加。反觀東亞地區,每名工作者二○○六年的產值為一二五九一美元,較十年前的六三四七美元增加將近一倍。
東亞生產力 成長冠全球
若以每年的勞工生產力成長率而言,東亞四國的生產力成長率在二○○五年達到九.○%的高峰,高居全球各地區之冠;去年雖略降至八.五%,但仍較一九九六年的七.一%有了長足的進步。
反觀工業國家和歐盟的勞工平均產出,因拜各國GDP龐大之賜,而有可觀的金額(去年每名勞工產出六二九五二美元),但生產力成長率去年僅為二.一%,甚至較一九九六年的二.二%略為下降。
報告指出,東南亞、拉丁美洲及中東的工作者,具有創造更多財富的潛力,但卻受到訓練、設備及科技等方面投資不足的抑制。
中國及東亞國家雖向西方國家急起直追,但仍有大段距離要趕,目前的生產力僅及工業化國家的約五分之一。
美國工作者去年每人的產值為六三八八五美元,高居全球之冠,小部分係因工作時間比大部分的富有國家更長,但主要則與資訊及通訊科技的革命、企業組織型態、高度競爭、貿易及投資向海外延伸等有關。
留言列表